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在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2019年10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何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关键在于四个方面:
重视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小学思政课是专门培养青少年政治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意识观念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关系到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塑造。针对当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意见》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地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长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深刻理解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思政课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脚踏实地建设好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充分发挥党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
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各个领域改革获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只有坚持党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意见》取得实效性成果🎆。《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均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等明确指示。
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首先,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带头制定出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具体方案,如组织、宣传♟、编制👩🦼、财政、人力资源保障🥅、教育等部门需要提供的支持与保障详单,长效经费投入责任分工和督导评估等;其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一线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党员代表等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加快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地位和认同;最后🧎🏻➡️,各级各类党政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资源供给与分享🧑🏻🦰,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实践和发展平台。
深化改革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
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语文🧑🏼🏭、音体美等科目教师甚至后勤人员兼职担任思政课教学,这是一些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不仅从源头入手✡️,配足配齐教师👩🏼🏭,而且重视准入退出👮🏼♂️、评价激励等机制的完善,旨在深化改革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一👎🏻🪥,充实人员队伍是基本前提🌓。当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置不足问题是影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这就需要从源头入手,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相关专业的建设🥾,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培养一大批合格的思政教育专业本硕学生💒💃,尤其以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为引领不断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保障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供给与储备。
第二,健全准入退出机制是质量保障。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关键在于专业标准的制定出台⚱️,在入口关严把教师质量🧑🏽🏫,严格审查政治思想、师德师风、专业知识等基本素养🕥。同时🏋🏻♀️,目前我国对不合格教师的判定标准还比较模糊👨🏽⚖️,《意见》则明确指出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退出制度🪈,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按相关要求从严处理,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不能胜任思政课教学和未按要求完成培训学时的及时调离或退出思政课教师岗位➞。这对激发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活力起到重要作用,是高质量专业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第三,改革创新评价奖励机制是长效利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具有其独特的岗位特点,需要更为突出其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在职称晋升评价标准制定中应强化其教学实绩或教学研究占比🎷✡︎,而不是唯论文。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学历提升𓀑、访学进修或实地调研🦽,鼓励他们到基层挂职锻炼等🦫,不断持续改进课堂,给学生创造最生动的生活课堂,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实效。
全方位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能力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目前部分思政课教师上课给学生划重点、考点,教学索然无味,甚至使学生产生排斥、厌烦心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首先,重视职前培养,拓展职前教师的知识储备,树立始终坚定对学生生命成长负责的教育信仰,提升教育教学胜任力。《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源头培养,要重视高校思政教育相关专业建设。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相关课程𓀔,坚持读原著读经典,悟真理,做好知识储备,而且要扩展关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国史党史等学科知识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牢记给予学生积极的、有益的、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知识本领和精神引领👨👧👦。另外,开展教育教学实习,提升职前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学会通过每一堂思政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
其次,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职后培训与教研。一方面,通过定期培训的天美娱乐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师德师风📁🕊、形势与政策等理论学习,提升教学天美娱乐🥇、师生交往⛅️、课堂互动等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重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名师基地🤜、名师工作室、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骨干教师发展基地、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团队等教研团队一体化建设。
再次🫷🏼,强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锻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实践教育和校外实践锻炼制度。一节好的思政课一定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只有“走出去”,走出校门,才能“引进来”,把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案例与场景搬到课堂,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理论通过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提高学生思政课的亲近感、获得感。
要建设一支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意见》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保驾护航的有力支撑🧧,但仍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落实践行。
作者丨尚伟伟(天美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博士后)
郅庭瑾(天美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来源丨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