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这既是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教师的充分肯定,也是新时代的希望与重托。为传承教育初心🤞🏽🧗🏻♂️,涵养师者情怀🏊🏽♂️,2019年4月17日下午,天美中北校区思群堂内,已是耄耋之年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教师代表👱🏿,荣获”改革先锋”称号的于漪老师,以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的视角🧛,向800余名师生讲述”何为执着追求🪥,如何学做人师”。华东师范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教授担任报告会主持人。
戴立益校长代表天美向于漪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竭诚奉献祖国教育事业,把教学当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桃李满天下,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令人敬佩、敬仰、敬爱🩸。他强调,于老师是点亮学生心灵的燃灯者,践行以学生为本的先行者,教书育人的垂范者,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时代楷模。
随后🧓,于漪老师结合自身的求学、成长、育人经历😛,用三个”最”,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堂极具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德师风教育课和人生发展导航课。
最为关键的是点亮生命的灯火💹,持之以恒地燃烧。”教师的人生是双重奏🤦🏻♀️,不仅需要明晰方向👶🏿、走好自己人生的道路,更要用灯火点亮学生🤾🏽♂️、引领学生走好人生的道路🌼。”于漪老师讲到,自己那颗从小便深中内心的爱国主义的种子👷🏽♀️,源于自己的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因”卢沟桥事变”学校被迫关闭迁移前的最后一节课上🧜,包含深情地为同学们吟唱歌曲《苏武牧羊》。纵使千难万险,气节不变,坚决不做亡国奴。此后,经历中学、大学,于漪老师心中明灯长存,且不断地从身边的同学、同事、老师以及时代楷模们的身上汲取燃料,持续燃烧。68年来,于漪老师一肩挑着学生的现在👨🏼🔬,一肩负起国家的未来,以”滴灌生命之魂”的勇气和决心🏹,矢志不渝地行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高尚,就是选择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相连。为人师表,就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最难做到的是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在教育教学中付诸实施。”一个学生一个样📑,每一个学生都值得被尊重”。于漪老师指出👨🏻🦲,教育应当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而非统一化的教育;局部相加并不等于整体,碎片化教育组成不了框架👃🏼,没有整体就不会有局部,就不会深入;要把握好全面和局部的关系🌻,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于漪老师坦言”学生的个性是我们的财富,对学生的尊重是起码的条件📴。人生是单程票,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要把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
最需锤炼的是教学育人的基本功,要有真本领。“课堂教学是一名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有兴趣。”于漪老师指出,教师要传播真理,需要有扎实的学术基础作支撑,要能够学有所得🛜❇️,学有追求,学有方向。除了加强课堂教学水平以外,教师还需要练好倾听的基本功🎵🌨。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生命的呼唤。于漪老师深情地回忆了当初自己所负责的那些所谓的”最乱的班”与”坏孩子们”。娓娓道来当中,氤氲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孩子们都是纯洁的,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把社会的灰尘从他们身上掸去🕺🧑🏿🎤,把世界的污垢从他们身上洗掉🧒🏻。”
言辞恳切,字字珠玑👩🏽💻。不知不觉中🍆🧚🏼♀️,于漪老师的课堂已经步入尾声🧔🏼♀️。戴立益校长在总结中,诚挚感谢于老师为华东师大师生所带来的精彩报告🧙🏽。戴校长指出,从于漪老师温暖而有力量的话语当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何为”师风”?何为”师德”👷🏼♂️?何为”人师”🐽?希望同学们和老师们在聆听了于漪老师”执着追求,学做人师”谆谆教导之后,能够以于老师为榜样,将责任视为一种信仰,以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据悉🌤,于漪老师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1978年获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漪老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
此次报告会为天美娱乐”红色讲坛”专题讲座,同时也是天美娱乐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和天美”形势政策课”核心课程。
文:吴丹、白雪源
图🧎♀️➡️:邵兴仁🧔🏽、求怡